10月27日,上饶市广信区检察院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公开听证,区林业专家、益心为公志愿者、特聘检察官助理、人民监督员和辖区十余个乡镇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就县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危害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就下一步如何更好的保护古树名木共商对策。

古树名木被誉为“活化石”,是地方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今年9、10月份,广信区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对辖区内部分古树名木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有些存在未挂保护标识牌、地面过度硬化、缠绕电线、剥损树皮、掘根挖蔸等问题。

“大面积硬化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古树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会降低土壤通透性,影响树木呼吸;还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环境,影响其分解化学污染物和自我净化的功能,这些都是造成古树逐渐衰败甚至死亡的原因。”
“我们乡有几株500多年的香樟树,以前都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是村民夏日成荫纳凉的好去处,这几年却逐渐衰败了,应该也是过度硬化惹的祸。”
“是啊,这些几百、上千年的古树,大多被村民们奉为福树,也承载着村民对故乡的一种精神寄托,出于保护,才会为其修建树池、围栏,没想到却影响了它们的生存环境。”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各乡镇都加大了对辖区地面硬化固化的力度,便利了出行,但却忽略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要更好的保护古树名木,解决过度硬化问题,可以选择拆除树池、清除水泥、间隔打探孔、开“地门”等措施,再用泥土回填,铺设沙子、碎石、透水砖、配套地漏等,以保障古树根茎能透水透气,汲取营养,可以自由呼吸。”
“还要及时做好古树名木的防虫防病处理,清除树上的寄生植物,适当补充营养剂,使古树恢复生机。”
听证会上,林业专家、公益志愿者就“过度硬化”等现象对古树名木的危害,相关单位代表就如何保护古树名木及保护中存在的困难纷纷发表了看法,听证员们也就古树名木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如何保护等问题发表了听证意见。
下一步,广信区院将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参考听证意见,以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根据摸排发现的问题,结合专家意见,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共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让古树“老有所依”,名木“”名有所属”,为共护绿水青山贡献检察力量。